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許多既有的砌體混合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正常使用要求??拐鹦阅懿畹拇u混舊房在地震時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對老舊砌體混合結構房屋進行改造加固與新建房屋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工期短,投資少,效益好,所以對現有老舊砌體混合結構的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1、砌體結構的特點
砌體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具有造價低,施工方便,工藝簡單等優點。砌體結構同時也具有較好的耐久性和良好的耐火性,較好的保溫隔熱和隔聲性能,節能效果明顯,易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砌體結構的另一特點是其抗壓強度遠大于抗拉、抗剪強度,特別適用于以受壓為主構件的應用。砌體結構也存在許多缺點:與其他材料結構相比,砌體的強度較低,因而必須采用較大截面的墻、柱構件,體積大、自重大、材料用量多,運輸量也隨之增加;砂漿和塊材之間的粘結力較弱,因此砌體的抗拉、抗彎和抗剪強度較低,抗震性能差,使砌體結構的應用受到限制。
2、砌體結構的加固方法
針對房屋抗震承載力不足、整體性能差、易倒塌部位和扭轉效應等不同情況,提出了不同的加固方法。
2.1提高抗震承載力
(1)外加砼柱加固。在墻體交接處外加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加固,砼柱應與圈梁、拉桿連成整體、或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連接,外加柱必須有相應的基礎。
(2)面層或夾板墻加固。在墻體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絲網砂漿面層或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3)拆砌式增設。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或增設抗震墻。
(4)修補和灌漿。對已開裂墻體可采用壓力灌漿修補,對砂漿飽滿度差或強度等級過低的墻體可用滿墻灌漿加固。
此外,還有包角鋼鑲邊加固和增設支撐等加固方法。
2.2加強房屋整體性
(1)當圈梁設置偏少不符合抗震要求時應再增設圈梁。外墻圈梁一般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拉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
(2)當縱、橫墻連接較差時,可用鋼拉桿、錨桿或外加壁柱和外加圈梁的方法。
(3)樓面、屋蓋梁支承長度不足時,可增設托梁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
2.3加固易倒塌部位及防扭轉效應
為防止扭轉,應優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混凝土墻。對易倒塌部位,
應針對具體情況采用加固措施,如承重窗間墻太窄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面層、夾板墻加固。當隔墻無拉結或拉結不牢時,需采取錨接措施。
3、外加鋼筋混凝土柱、圈梁加固多層磚房
采用鋼筋混凝土柱連同圈梁和鋼拉桿一起加固磚房,是唐山地震以后從加固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抗震加固措施,后經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對這一加固系統的抗震性能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研究表明,外加柱加固墻體后對墻體的抗剪承載力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推遲了墻體裂縫的出現;能提高墻體的延性和變形能力,對防止結構發生突然性倒塌有著良好的效果。因此,采用鋼筋混凝土外加柱這一手段加固砌體混合結構的房屋是一種比較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至今仍被使用。
3.1采用外加鋼筋混凝土柱加固房屋
(1)外加柱設置在房屋四角,并根據房屋的現狀在內外墻交接處每開間設置。外加柱在平面內對稱布置,從底層設起,并沿房屋全高貫通。外加柱與圈梁或鋼拉桿連成閉和系統,內墻圈梁用墻或梁兩側的鋼拉桿代替,直徑14mm。外加柱鋼筋的下端通過植筋錨固在原來的墻下條形基礎內,上端錨固于屋面圈梁,與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一起整澆,以保證有可靠連接。
(2)外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柱截面采用240mm×300mm,縱向鋼筋配4φ12。外墻轉角處采用邊長為600mm的L形等邊角柱,厚度200mm,縱向鋼筋配12φ14。箍筋均采用6@150,并按規范要求在樓、屋面上下各500mm范圍內加密。
(3)外加柱與原結構墻體可靠連接,在樓層1/3和2/3層高處,室外地坪標高處設置鋼筋混凝土銷鍵。銷鍵截面采用240mm×240mm,入墻深度180mm,配4φ8鋼筋和2φ6箍筋,并與外加柱同時澆灌。
(4)由于原結構基礎為墻下條形基礎,埋深約1.5m,外加砼柱的鋼筋通過植筋的方法錨固在外墻基礎的底板上。
3.2采用增設外加圈梁加固房屋
(1)增設的圈梁在樓面標高的同一平面內閉合。
(2)圈梁現澆,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截面采用200mm×240mm??v筋采用4φ12;箍筋采用6@200,按規范外加柱和鋼拉桿錨固點兩側各500mm范圍內加密。
(3)增設的圈梁與原結構墻體可靠連接,在每開間中間點設置鋼筋混凝土銷鍵,銷鍵截面采用180mm×240mm,入墻深度180mm,配4φ8鋼筋和2φ6箍筋。
(4)圈梁與墻體連接的孔洞應沖洗干凈。圈梁連續澆筑,頂面做泛水,底面做滴水槽。